全本小说网 bqg.tv,逆水行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然那是以后的事情,宇文温盘算着自己账面上有兵万余,扣掉守家的州郡兵,还未成军的四千府兵、两千虎林军新兵,剩下的就是三千虎林军老兵。
凭着三千老兵,即便不出击也能守住巴州地界,而今年对面武昌连带着郢州地界的庄稼是完了,收成有等于无,粮食又得靠外地输送,到了明年再来一次,陈军的后勤愈发困难。
郢州对陈国很重要,从三峡起一路向东,长江以南为陈国国土,若是郢州丢了那么国土就会被拦腰一斩,最方便的长江水路断绝,陆路连接仍在但都是群山峻岭居多,短时间调兵遣将就难很多。
所以陈国无论如何要守住郢州,就像明末时明军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辽西,护住国门。
然而满清依旧不断的入寇,甚至深入到山东地界掳掠人口、财物,然后大摇大摆的裹挟回关外,接连不断的吸血壮大自己,明朝愈发的虚弱,但又不能放弃辽土,只能拼命撑着。
宇文温对满清没好感,但不耽误他学这种战略,巴州种田收效要数年后才明显,所以宇文温要不停的袭扰对面的郢州,抢人抢粮,换句话说就是吸陈国的血。
陈国但凡还有一口气,就得调集人力物力支援郢州,驻军不能少,但多了又得供应大量粮草,这对后勤是沉重负担,但又不可能弃守郢州。
除非攻破江北周军,但陈国的水军实力大损,主力要守着建康,抽不出大部队立刻西进,实力要恢复也得几年,更何况他们未必能攻破刺猬般的伍州戍、燕矶,所以只能咬牙耗着。
宇文温作为优势一方用一州之力和对方耗,陈国国力就这么慢慢消耗下去,宇文温甚至满怀恶意的想着,陈国会不会征收“郢饷”,然后逼得百姓造反。
他盘算着当前局势,到了明年,府兵和虎林军的新兵练成,九千兵力再加上友军直接过江折腾,要是陈军再受重创,应该就有心无力。
折腾几次下来,那郢州就变成熟透的果实,可以摘下了。
九千兵,听着很多,但和那些世家豪强的私兵比起来就未必,他前几日和人饮酒作乐时,听说河南一位刺史上任时自带的部曲就达到万人。
当然那是有大家族做强力后盾,在这个部曲私兵可以代代继承的时代也见多不怪,不过宇文温对于自己的兵很有信心,部曲私兵打征召兵不要太轻松,而他的兵可不是鱼腩。
宇文温不管谁家的部曲私兵多厉害,他的兵练三日休一日,顿顿有肉有盐,军饷足待遇好,赏罚分明有田分,完全有信心和这些军队一较高下。
唯一不足的是,虎林军里资历高的人太少,此次成立的军府,要设两名开府仪同大将军,但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史万岁,仪同大将军的两名人选则勉强凑了两个人。
史万岁之前就已经位至大将军,加上这两年军功不少,宇文温极力推荐还算能服众,但是梁定兴、陈七斤两个就很勉强,算是他靠着‘刷脸’才推上去的。
开府仪同大将军、仪同大将军的品秩都是九命,这已是次顶级的高官了,宇文温好歹要考虑到‘影响’,所以往军府里塞人的动作也只能适可而止。
开府将军史万岁,下辖两名仪同将军是梁定兴、陈七斤,还有大都督、帅都督、都督等,兵力两千人,都是虎林军一系的人马,占了军府的一半兵力,算是宇文温的嫡系。
另一位开府将军,及其下辖的两名仪同将军,连带着大都督以下军将,都是大行台这边安排,毕竟他的父亲是山南的实际主事人,也有部下要提拔。
这样一来府兵就和虎林军有些区别,毕竟虎林军是宇文温自己的军队,他可以禁止将领自带部曲,但府兵就不行,因为这个时代的军队,将领有部曲很正常。
有部曲的将领在紧要关头极有可能丢下士兵逃命,但将领们也能带着部曲率先冲阵浴血奋战,部曲私兵有利有弊,宇文温不喜欢这种现象,认为是一支健康军队的肿瘤,无论良性、恶性都不是好事。
但他改变不了什么,只能在自己的虎林军这一亩三分地自行其是,随着所辖兵力的增多,有部曲的将领还会越来越多,甚至部曲人数超过寻常士兵数的也不是没可能。
这个时代的府兵,许多将领都是原先的乡兵头目或者豪强,是自带乡兵、部曲入序列的,即便朝廷给了大都督、帅都督、都督的官职,但这些将领还是部下的第一主人。
依旧保留着部曲私兵的性质,直白点说,“部下的部下,不是我的部下,上级的上级,不是我的上级”,这种军队指挥起来有些麻烦,也有隐患。
乡兵头目、豪强被编入府兵,一般授予大都督、帅都督职衔,那么他的上级仪同将军等,实际上只能指挥到大都督这一级,绝无可能越级指挥基层士兵。
因为帅都督、都督们只是职务上算仪同将军的下级,实际上这些原部曲私兵只听大都督或帅都督的,也就是只听他们郎主的命令,这种指挥不畅的感觉,宇文温极度不爽。
甚至到了关键时候,大都督、帅都督可以指挥自己的部下来个‘下克上’,毕竟对于帅都督、都督们来说,郎主才是他们的主心骨。
郎主说杀谁那就杀谁,即便是仪同将军、开府将军也不例外,正常军队里的等级震慑完全没用,这种情形让宇文温想到唐末五代的情形。
节度使废立皇帝,牙将废立节度使,牙兵废立牙将,然后兵痞们无法无天,打仗不听指挥,军纪视如儿戏,形势大好就一拥而上,形势不对不许立刻开溜,引发崩盘。
待遇差一些就闹,不许鱼肉百姓让他们发财就闹,不许屠城就闹,新立节度使就得发赏,不发就兵变,上阵前要发赏,不发就哗变。
军人的名声,就被五代的兵痞这么败坏了,加上科举的推行,从军再不是良家子的选择,参加科举中举当官才是人生目标,投笔从戎再也没有了。
军队里部曲私兵盛行,这种情况不是如今的宇文温能够扭转的,他只纠结了片刻便释然,把思路收回来后,看着窗外夜色,不禁喃喃自语:
“不知今夜顺利否。”(未完待续。)
然那是以后的事情,宇文温盘算着自己账面上有兵万余,扣掉守家的州郡兵,还未成军的四千府兵、两千虎林军新兵,剩下的就是三千虎林军老兵。
凭着三千老兵,即便不出击也能守住巴州地界,而今年对面武昌连带着郢州地界的庄稼是完了,收成有等于无,粮食又得靠外地输送,到了明年再来一次,陈军的后勤愈发困难。
郢州对陈国很重要,从三峡起一路向东,长江以南为陈国国土,若是郢州丢了那么国土就会被拦腰一斩,最方便的长江水路断绝,陆路连接仍在但都是群山峻岭居多,短时间调兵遣将就难很多。
所以陈国无论如何要守住郢州,就像明末时明军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辽西,护住国门。
然而满清依旧不断的入寇,甚至深入到山东地界掳掠人口、财物,然后大摇大摆的裹挟回关外,接连不断的吸血壮大自己,明朝愈发的虚弱,但又不能放弃辽土,只能拼命撑着。
宇文温对满清没好感,但不耽误他学这种战略,巴州种田收效要数年后才明显,所以宇文温要不停的袭扰对面的郢州,抢人抢粮,换句话说就是吸陈国的血。
陈国但凡还有一口气,就得调集人力物力支援郢州,驻军不能少,但多了又得供应大量粮草,这对后勤是沉重负担,但又不可能弃守郢州。
除非攻破江北周军,但陈国的水军实力大损,主力要守着建康,抽不出大部队立刻西进,实力要恢复也得几年,更何况他们未必能攻破刺猬般的伍州戍、燕矶,所以只能咬牙耗着。
宇文温作为优势一方用一州之力和对方耗,陈国国力就这么慢慢消耗下去,宇文温甚至满怀恶意的想着,陈国会不会征收“郢饷”,然后逼得百姓造反。
他盘算着当前局势,到了明年,府兵和虎林军的新兵练成,九千兵力再加上友军直接过江折腾,要是陈军再受重创,应该就有心无力。
折腾几次下来,那郢州就变成熟透的果实,可以摘下了。
九千兵,听着很多,但和那些世家豪强的私兵比起来就未必,他前几日和人饮酒作乐时,听说河南一位刺史上任时自带的部曲就达到万人。
当然那是有大家族做强力后盾,在这个部曲私兵可以代代继承的时代也见多不怪,不过宇文温对于自己的兵很有信心,部曲私兵打征召兵不要太轻松,而他的兵可不是鱼腩。
宇文温不管谁家的部曲私兵多厉害,他的兵练三日休一日,顿顿有肉有盐,军饷足待遇好,赏罚分明有田分,完全有信心和这些军队一较高下。
唯一不足的是,虎林军里资历高的人太少,此次成立的军府,要设两名开府仪同大将军,但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史万岁,仪同大将军的两名人选则勉强凑了两个人。
史万岁之前就已经位至大将军,加上这两年军功不少,宇文温极力推荐还算能服众,但是梁定兴、陈七斤两个就很勉强,算是他靠着‘刷脸’才推上去的。
开府仪同大将军、仪同大将军的品秩都是九命,这已是次顶级的高官了,宇文温好歹要考虑到‘影响’,所以往军府里塞人的动作也只能适可而止。
开府将军史万岁,下辖两名仪同将军是梁定兴、陈七斤,还有大都督、帅都督、都督等,兵力两千人,都是虎林军一系的人马,占了军府的一半兵力,算是宇文温的嫡系。
另一位开府将军,及其下辖的两名仪同将军,连带着大都督以下军将,都是大行台这边安排,毕竟他的父亲是山南的实际主事人,也有部下要提拔。
这样一来府兵就和虎林军有些区别,毕竟虎林军是宇文温自己的军队,他可以禁止将领自带部曲,但府兵就不行,因为这个时代的军队,将领有部曲很正常。
有部曲的将领在紧要关头极有可能丢下士兵逃命,但将领们也能带着部曲率先冲阵浴血奋战,部曲私兵有利有弊,宇文温不喜欢这种现象,认为是一支健康军队的肿瘤,无论良性、恶性都不是好事。
但他改变不了什么,只能在自己的虎林军这一亩三分地自行其是,随着所辖兵力的增多,有部曲的将领还会越来越多,甚至部曲人数超过寻常士兵数的也不是没可能。
这个时代的府兵,许多将领都是原先的乡兵头目或者豪强,是自带乡兵、部曲入序列的,即便朝廷给了大都督、帅都督、都督的官职,但这些将领还是部下的第一主人。
依旧保留着部曲私兵的性质,直白点说,“部下的部下,不是我的部下,上级的上级,不是我的上级”,这种军队指挥起来有些麻烦,也有隐患。
乡兵头目、豪强被编入府兵,一般授予大都督、帅都督职衔,那么他的上级仪同将军等,实际上只能指挥到大都督这一级,绝无可能越级指挥基层士兵。
因为帅都督、都督们只是职务上算仪同将军的下级,实际上这些原部曲私兵只听大都督或帅都督的,也就是只听他们郎主的命令,这种指挥不畅的感觉,宇文温极度不爽。
甚至到了关键时候,大都督、帅都督可以指挥自己的部下来个‘下克上’,毕竟对于帅都督、都督们来说,郎主才是他们的主心骨。
郎主说杀谁那就杀谁,即便是仪同将军、开府将军也不例外,正常军队里的等级震慑完全没用,这种情形让宇文温想到唐末五代的情形。
节度使废立皇帝,牙将废立节度使,牙兵废立牙将,然后兵痞们无法无天,打仗不听指挥,军纪视如儿戏,形势大好就一拥而上,形势不对不许立刻开溜,引发崩盘。
待遇差一些就闹,不许鱼肉百姓让他们发财就闹,不许屠城就闹,新立节度使就得发赏,不发就兵变,上阵前要发赏,不发就哗变。
军人的名声,就被五代的兵痞这么败坏了,加上科举的推行,从军再不是良家子的选择,参加科举中举当官才是人生目标,投笔从戎再也没有了。
军队里部曲私兵盛行,这种情况不是如今的宇文温能够扭转的,他只纠结了片刻便释然,把思路收回来后,看着窗外夜色,不禁喃喃自语:
“不知今夜顺利否。”(未完待续。)